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港聞 > 正文

?妍之有理 | 太多讀書人,太少耕耘者

2023-05-04 04:24:19大公報 作者:屈穎妍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朋友在疫情期間開了間小小的食店,生意很好,食物也有水準,連局長都來幫襯。

  以為守到云開,防疫令一解,就是大展拳腳時,誰知,你好景,別人都好景,生意一好起來,每間食肆都人手不足,整個市場都在搶人,廚師尤其短缺。

  朋友的店幾個大廚都被高薪挖走了,一個被對方加了兩萬月薪,一個被挖去當兩餸飯食店老板。朋友說,政府天天喊著搶人才,為什么不在大灣區(qū)搶些廚師回來呢?人才不一定限于高技術(shù),好多行業(yè)如飲食業(yè)、零售業(yè)、護老業(yè),長年都缺人,中式菜館更是一廚難求。

  從前,做廚師是一門手藝,有一技傍身,連申請移民都可以得高分。不過今日的年輕人對入中式廚房非??咕?,又熱又累又臟,要學(xué)廚不如學(xué)做法國菜、日本菜、或者當個烘焙師,乾凈有型,感覺高尚。

  即使香港有間“中華廚藝學(xué)院”,學(xué)生畢業(yè)後大多涌到酒店廚房去,屋邨的酒樓、商場的小館,從來不是他們的選項。于是,酒家菜館長年都缺廚師。

  另一位朋友是開運動服裝專門店,他的零售店也長期處于招聘狀態(tài)。

  “我是賣運動用品的,所以一定要請年輕人,不能像‘譚仔’那樣聘用新移民大媽解決勞工荒。”

  但年輕人不喜歡長時間工作、不喜歡辛苦的工,做零售長期站立、秒秒鐘笑臉迎人,還要蹲下幫客人試鞋,這種工香港年輕人大多不愿做。

  那天,我在灣仔一條天橋上看到兩個清潔工蹲在橋上抹玻璃圍欄,兩人加起來應(yīng)該超過150歲了,這些本地年輕人不愿做的工作,既然不能外求,就只有打長者主意。

  現(xiàn)在跳上小巴、的士,司機十居八九都超過60歲,司機年逾70亦是常見之事。

  回看七、八十年代時的香港,社會上最重要的勞動力都是年輕人;但今日香港,社會上最重要的勞動力已變成大媽和長者。

  跳出思想的框框,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勞工短缺,并非單單是勞工問題,而是教育問題。

  自從香港多了幾間大學(xué)、有了太多副學(xué)士、又多了很多文憑、學(xué)位,年輕人中學(xué)畢業(yè)後的選擇工作,不再是升學(xué)還是就業(yè),而是讀大學(xué)還是讀其他,這么多院校、這么多科目,總有一科適合你,就業(yè)幾乎不再是考慮之列。

  于是,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讀書,有潛質(zhì)還是沒潛質(zhì)讀書,你中學(xué)畢業(yè)後,都要繼續(xù)讀書。結(jié)果,我們的社會從此失去了18至22歲的勞動人口。

  到了22、23歲大學(xué)、大?;蛘呶膽{、副學(xué)士畢業(yè),你又會覺得,我是讀書人,假假地有張Cert.,于是司機不愿做、售貨員不愿做、侍應(yīng)生不愿做……每個人都希望留在冷氣房、做舒服工。

  所以,解決勞工問題,輸入勞工只是治標,改革教育才是治本??唇裉鞄锥喑晒θ耸慷紱]讀大學(xué),18歲中學(xué)畢業(yè)就由office boy做起。前文提到的運動用品專門店朋友,也是由賣鞋賣衫開始,從低做起,耕耘到今天成為過百家店的大老板。

  今日香港面對勞工短缺問題,是因為有太多自以為是的讀書人,太少勤懇謙卑的耕耘者。

相關(guān)內(nèi)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