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熱點冷評 > 正文

公開透明才能消除刻板恐懼

2017-02-14 10:54:00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中國基本確定內陸核電站選址,“十三五”期間有望開工建設。圖為去年3月,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吊裝反應堆壓力容器。資料圖片

一段時間以來,關于“內陸核電重啟”的消息甚囂塵上,近日內地官媒采訪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負責人的報道,似乎對此作出了一錘定音的回應。公眾由此才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將在內陸興建核電站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不僅選址已經確定,且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早已展開先期作業(yè)。

在這么多地方開建內陸核電站,影響之廣可想而知,但恕我等孤陋寡聞,此前并未見到大規(guī)模的公開討論。相反,這幾年發(fā)生在各地的核電站項目爭議事件此起彼伏,“一鬧就停”和“遷址復出”的拉鋸不斷重演,每一次“散步”之后,官民關系都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傷害,而公眾對核項目的刻板恐懼亦會進一步得到強化。

就中國工業(yè)經濟發(fā)展需要而言,加大核電能源的份額以達到調整能源結構的目的,乃大勢所趨。但當下已絕非“集體利益可以超越一切”的時代,不可能盲目要求民眾犧牲自我成全大局,也不能以一句輕描淡寫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來試圖消除公眾的擔心。在根深蒂固的“鄰避心態(tài)”之下,不愿將核項目建在自己身邊亦在情理之中,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民眾絕對有權利表達自身的環(huán)境焦慮。

事實上,民意的郁悶更多的在于參與的不充分、信息的不對稱。很多項目往往等到已經動工,當地民眾才得悉消息。這難免讓公眾感覺,對面臨影響自身生存質量的變局猝不及防,且貌似除了被動接受別無選擇,民意自然會有強烈反彈。而不管項目投資多大、工藝多先進,如果牽涉到公共利益,僅以“通告”形式“單向傳輸”,又怎能在信息時代、權利時代贏得民眾支持?

可見,公眾激烈表達的背后,實際上是未被尊重的權利、未被滿足的訴求,是沒有被聽見、被看見的情緒和聲音。

由此可見,涉及核電站這種敏感項目,倘若指望暗度陳倉、悄悄上馬,或是企圖搞“一言堂”、先斬后奏,其結果都只能將事件引向更加極端的矛盾和沖突。期待相關部門能轉變思維,變被動應對為主動化解,在內陸核電站上馬之前,積極搭建溝通平臺,讓權力與權利平等對話,才能化潛在危機于無形,一改敏感項目“一散步即下馬”的宿命。

責任編輯: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