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旅游 > 新疆 > 地州 > 正文

聽!這里是五家渠

2024-03-22 14:57:33大公網(wǎng) 作者:張琳琳 蒲子璇 任斐斐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視頻制作:祁佳萍

我的家鄉(xiāng)在烏魯木齊以北的小城鎮(zhèn)

聽說從前只有五戶人家和一條渠

父輩們跟隨王震將軍四九年來到這里

屯墾戍邊把青春血淚灑滿這土地

我的父親六四年復員后來到這里

他說小鎮(zhèn)的人們來自五湖四海

我的母親為了愛情坐著那綠皮火車

五天六夜千里艱辛只為了那誓言

嗚~~那歲月,像一條河……

  微風輕拂,陽光正好,漫步在五家渠,聽著風箏樂隊隊長劉柱創(chuàng)作的民謠《五家渠》,一起仰望父輩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一起回想露天電影院的歡笑,一起回味車站旁的牛肉面,一起在微風不燥的季節(jié)里,騎著單車,去猛進水庫看候鳥和夕陽。

  關于這座城市的一切,似乎都藏在他的淺吟低唱里。劉柱說,《五家渠》是寫給故鄉(xiāng)的歌,是寫給兵團人的歌,歌里有你、有我、還有他。

  一座城是一首歌的精神搖籃,一首歌是一座城的聲音名片。

  因為一首歌,愛上一座城。

  一段民謠里質樸的故事,唱進了許多五家渠人的心里,它不僅勾起五家渠人的集體回憶,更燃起許多人對五家渠這座軍墾新城的向往和憧憬。

  寫給故鄉(xiāng)的歌

  如果說流行音樂如大海波濤,洶涌地掠奪聽眾的情感,那么民謠則是一條小溪,涓涓細流絲絲浸潤人心。

  3月20日,在一場音樂直播中,劉柱又一次抱著吉他唱起《五家渠》。熱鬧的直播間里,動人的旋律從他略帶顆粒感的嗓音里流淌出來的時候,他竟然淚流滿面。

  那些關于五家渠的故事,在他淳樸低調的吉他伴奏里,緩緩流淌,一一回望。

  有網(wǎng)友留言:“這是屬于五家渠的歌,每一句歌詞都無比熟悉,那就是我們童年的故事。”也有網(wǎng)友說:“溫暖的聲音和旋律,娓娓道來我們兒時的記憶,一座小城在民謠中彈唱,記憶的共鳴在心中回響。”

  一首歌,一座城。

  或許,我們會因為一首歌,愛上一座城;或許,因為一首歌,從此他鄉(xiāng)成故鄉(xiāng)。

  劉柱沒有想到,在這個快速更迭的時代,七年之后,這首《五家渠》還有這么多人記得,還有這么多人喜歡。

  有網(wǎng)友留言:坐在五家渠的夜里,單曲循環(huán)這首獨屬于五家渠的歌,想起那些過往的歲月,熱淚盈眶。

  看到這些,劉柱很感動,也很意外。

  “作為一個音樂人,我希望我的音樂可以撫慰人心,更能傳遞溫暖。”他說,音樂的路上他有一個執(zhí)念,就是寫一首關于故鄉(xiāng)的歌,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契機或者靈感。

劉柱正在演唱《五家渠》。(張琳琳 攝)

  2017年春節(jié),他帶著女兒回五家渠,女兒無意間問道:“爸爸,五家渠在哪?”

  他很自然地哼唱了一句:“我的家鄉(xiāng)在烏魯木齊以北的小城鎮(zhèn)……”,旋律從耳旁掠過的時候,他仿佛看到了那個童年的自己。

  “回家的路上,許多歌詞和著旋律一起脫口而出,這首歌好像在我的腦海里存在了許多年,只需要一些歲月的沉淀,將它重新整理出來。”劉柱說。

  在這首民謠的創(chuàng)作中,劉柱以樸實的敘事口吻,將兵團人屯墾戍邊的歷史,五家渠的經(jīng)歷過往,一代人兒時的記憶,輕輕柔柔地吟唱出來。

  在編曲上,他特意加入小號。他說,軍號,是兵團人記憶深處的樂器,它渾厚嘹亮卻又悠長的音節(jié),像戈壁灘上突然流出的河水,波光粼粼,潺潺不絕,注入時間的空間和血管的渠道里。號聲響起,便會讓人想起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風箏樂隊在五家渠市文化中心演出結束時與現(xiàn)場觀眾合影。(張琳琳 攝)

  在劉柱心里,這首歌像什么呢?

  “像印記。”劉柱不假思索地說,他把兵團人的經(jīng)歷、故事、坐標串聯(lián)起來,用音樂的方式,唱響一座城市。無論這些印記清晰、鮮明,亦或模糊、褪色,都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心跳,是最為溫柔動人的表情,關乎著一群人的情感傳承。

  露天電影院的星空,旱冰場舞會上的愛情,馮家海子嬉鬧的水鳥游魚,還有車站旁的牛肉面……民謠唱出來的都是故事,這些屬于我們五家渠人的獨家記憶,唱出了許多人的青春,也勾起許多人對五家渠這座城市的憧憬。

  唱給兵團人的歌

  一段熟悉清新的旋律,一些生動誠摯的話語,歌詞里是五家渠的故事,畫面中有五家渠的風景。

  “我的父親六四年復員后來到這里,他說小鎮(zhèn)的人們來自五湖四海,我的母親為了愛情坐著那綠皮火車,五天六夜千里艱辛只為了那誓言……”劉柱說,這幾句歌詞,是最打動他的地方,這是父母的故事,每次唱起都會濕了眼眶。

  “70”后的劉柱是一名兵二代。從小聽著父母講兵團人屯墾戍邊的歷史,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宛如電影膠片,在他的腦海里一遍一遍地回放。

  “這首歌是唱給我們兵團人的歌,我們六師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的老部隊,70年前,在王震將軍的率領下,鑄劍為犁、屯墾戍邊,我們的父輩把青春和熱血,奉獻在這片土地上。”劉柱說,無論走到哪里,兵團精神都是他血液里最純正的底色。

  提起歌詞里的故事,劉柱有些動情地說:“那是我父母一輩子的故事。”

  1964年,劉柱的父親劉愛林參軍復員,響應國家號召來到兵團,被分到五家渠原工程處。他和戰(zhàn)友住地窩子,啃窩窩頭,在戈壁荒漠鉆井,在寒冬臘月修路建房。塞外的風吹裂了他的臉龐,吹硬了他的肩膀。

  第二年,劉愛林給江蘇老家的戀人謝素蘭打電話,說:“這里很苦,條件很差,你想好了,來嗎?”

  “我來!”電話那頭謝素蘭堅定的回答。

  為了那句誓言,謝素蘭第二天就坐上了西去的綠皮火車,五天六夜進疆后又坐上汽車,幾經(jīng)輾轉,跨越三千多公里來到五家渠。

  見慣了江南郁郁蔥蔥的枝繁葉茂、溫煦和風的柔和舒適,邊塞一望無垠的沙漠、寸草不生的戈壁、漫天飛舞的沙塵,將謝素蘭拉回現(xiàn)實。有一個瞬間,謝素蘭甚至有些后悔沒有聽父母的話……

  但為了愛情,謝素蘭義留了下來。

  那一年,他們結婚了。在戈壁灘上的一個地窩子里,他們貼上紅紙剪出的“囍”字,在戰(zhàn)友的祝福聲中,完成了這場極致簡單的婚禮。而那,卻成了父母最浪漫的記憶。

  “我們兵團人的愛情樸素平淡,沒有甜言蜜語,沒有海誓山盟,卻經(jīng)得住大漠風沙的侵襲,經(jīng)得住艱難困苦的考驗。”劉愛林說。

  婚后,劉愛林和謝素蘭孕育了5個兒女,一路相伴走過了幾十年,孩子們長大了,去外地發(fā)展,但老人卻還是不舍得離開五家渠。

五家渠一景。(祁佳萍 攝)

  曾經(jīng)五戶人家一條渠的小城鎮(zhèn),如今已經(jīng)是綠樹碧水、鳥語花香。

  春日的午后,陽光從窗外飄灑進來,劉愛林會打開隨身聽,聽著兒子哼唱他們的故事,很溫暖。

  “兵團人的故事,值得我用一生來歌唱。”劉柱說。

  屬于你我的歌

  在《五家渠》中,唱到北邊天然湖畔的馮家海子,唱到八一影劇院前的旱冰場,唱到歲月的盡頭,唱到記憶的深處。

  劉柱說,小時候,每到周末,他就會去車站旁的牛肉面館吃上一碗五毛錢的牛肉面,然后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背著吉他去猛進水庫看夕陽和候鳥,那些純粹的時光永遠值得懷念。

  在他的記憶里,猛進水庫寬闊的湖面映著碧藍純凈的天空,壩堤下的樹林深邃幽靜,密密匝匝的野草蓬勃茂盛;湖面上游曳著成群的候鳥,時而捕食,時而嬉戲,時而展翅飛翔。

  今年過年回家,劉柱和朋友去水庫堤壩上走一走,看著冰封的湖面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游人穿過七彩長廊,欣賞晶瑩剔透的冰雕燈展,這樣熱鬧的畫面,很熟悉也很陌生。

  “現(xiàn)在的猛進水庫成了旅游景區(qū),看著和小時候不一樣了,但比記憶中更美好。”劉柱說。

五家渠青格達湖旅游風景區(qū),夕陽下的郁金香。(祁佳萍 攝)

  一路走來,是音樂給了劉柱無限的力量和樂趣。

  從小,劉柱就對音樂很癡迷。他家兄弟姊妹五人,劉柱是老小,父母寄予他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讀書,上大學。但8歲那年,電視里成方圓抱著吉他彈唱《童年》樣子,猶如一顆音樂的種子,深深扎入了他的心里,讓他熱血沸騰。

  小小的他指著電視上的那把吉他,大聲告訴父親:“我要那個,就要那個!”

  沒想到,生日那天父親竟然讓哥哥去烏魯木齊買了把吉他送給他。從此,他只要有空閑時間便抱起吉他,自學自彈起來。

  1993年,20歲的劉柱在五家渠原皮革廠技校和同學焦旦組建了風箏樂隊,音樂風格通過最初的城市民謠逐漸融入了Blues以及Funk的音樂元素,曾經(jīng)在新疆范圍內組織巡回演出。

  “那時候,為了省錢買樂器,大家每天啃著饅頭,卻還是像發(fā)了瘋的小傻瓜一樣,每天不停地唱。”劉柱說,現(xiàn)在想來,那段歲月,不僅提升了他的音樂水平,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積淀。

  3年后樂隊解散,但劉柱從未停止追逐音樂的夢想。1997年,他參加成人高考,考入新疆藝術學院作曲專業(yè)。2012年,新疆藝術學院成立現(xiàn)代流行音樂專業(yè),劉柱受聘吉他教師從事音樂教學。

  “音樂的路,是越走越美的路,所以我并不喜歡別人說堅守,我們的的確確沉浸其中并樂此不疲。”劉柱說。2014年5月,劉柱又重新組建風箏樂隊。這些年,每次演出,他都會唱起《五家渠》。

風箏樂隊在五家渠演出。(張琳琳 攝)

  拾韻鄉(xiāng)愁,守望的不只是故鄉(xiāng)風情的溫暖,更是對故鄉(xiāng)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家渠》是屬于你我的歌。”劉柱說,這首歌唱出了兵團人最深的回憶,當猛進水庫變身國家4A級景區(qū),當烏魯木齊以北的小城鎮(zhèn)變身為一帶一路經(jīng)濟帶核心區(qū)的主戰(zhàn)場,鄉(xiāng)愁縈耳的五家渠還會唱出新時代的故事。

責任編輯:李孟展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

京ICP備1304934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73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