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大公評論 > 正文

?《第一爐香》原著的華麗淒美\培僑中學(xué)教師 李小姍

2022-01-09 04:24:48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biāo)準(zhǔn)
分享

  “請您尋出家傳的黴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睆垚哿岬牡谝黄≌f《沉香屑.第一爐香》以此為開端,展開了少女葛薇龍沉淪生活的序幕。電影《第一爐香》把握了小說的起興手法與色彩基調(diào),最初的鏡頭便是一個綠色的銅香爐,升著悠悠輕煙。整部電影色彩表現(xiàn)較為出色,景致和人物的淡妝濃抹恰是光影相宜,較小說更能呈現(xiàn)出直觀的視覺美感。

  作為張愛玲的忠實讀者,我認(rèn)為,電影《第一爐香》對于原著的改編,尚有可供商榷之處:

  一是電影在展現(xiàn)張愛玲作品“華麗淒美”特點上存在不足。張愛玲的精致文字,常常帶有斑斕的色彩、迷幻的意態(tài)。在電影中,這樣的文字之美,被淺白的鏡頭、壯實的中年女主角粗暴搶奪了。此處如果用長鏡拉遠(yuǎn)年宵場景,觀眾自然感受到薇龍愛琪喬的低至塵埃處,或許更可以活現(xiàn)張愛玲典型的華麗與淒美。而電影安排女主角在車上大呼“我愛你”則顯得過于直白,破壞了原著的美感。

  二是電影在展現(xiàn)張愛玲作品中的“社會意識”上力度不夠。最先讓薇龍淪陷的是姑媽為她準(zhǔn)備的一櫥華衣,這五光十色的各式衣服,為這個貧困的女中學(xué)生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為追求榮華富貴而甘心成為姑媽的一只棋子。不了解少女的虛榮,不觸及戰(zhàn)前擺脫窮困的渴望,如何彰顯張愛玲刻畫現(xiàn)實的犀利筆觸?

  電影忽略了小說中薇龍在衣櫥里混了兩三個月的細(xì)節(jié),只呈現(xiàn)了女主角在衣櫥前的瞠目結(jié)舌,放棄了解釋為何墮落的原因,使故事流于平淡的男歡女愛,沒有用電影語言深入地表達(dá)原著中的社會意識。

  此外,小說中的空靈美感,更加考驗鏡頭語言的表達(dá)功力。原著中,薇龍的每一次掙扎都以景物來襯托:“雖然月亮已經(jīng)落下去了,她的人已經(jīng)在月光里浸了個透,淹得遍體通明?!蹦鞘寝饼埖谝淮螐氐赘惺艿界鲉虒λ膼郏弧叭欢谶@燈與人與貨之外,有那淒清的天與海──無邊的荒涼,無邊的恐怖?!蹦鞘寝饼埑翜S在香港紙醉金迷的生活后的感慨……而電影未能用鏡頭捕捉這些意象所表達(dá)的情感,錯過了很多重要的場景,使小說中最耐人尋味的心理活動變成了宣之于口的搶白,令人不免遺憾。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