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財經(jīng) > 港股 > 正文

?一點靈犀/AI必將帶來經(jīng)濟繁榮嗎?\李靈修

2024-10-17 05:37:40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對于人工智能技術,能為人類帶來多少的經(jīng)濟貢獻,經(jīng)濟學家開始探討相關問題。\AI制圖

  在本屆諾貝爾獎的自然學科項目中,人工智能(AI)專家大放異彩,連續(xù)奪得物理學及化學獎。而本周公布的經(jīng)濟學獲獎者,同樣也是對AI技術變革有著深入研究。從中不難窺探,當今學界關于AI發(fā)展的“復雜情感”:即對科學進步充分肯定,又對技術失控感到擔憂。

  2024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授予達龍.阿杰姆奧盧(Daron Acemoglu)、西蒙.約翰遜(Simon Johnson)、詹姆斯.羅賓遜(James A. Robinson)。諾獎評委會在新聞稿中稱,三位經(jīng)濟學家向大家展示了社會制度對一個國家繁榮的重要性。

  技術紅利分配不均

  上述三位學者當中,當屬阿杰姆奧盧的國際知名度最高。在經(jīng)濟學論文引用率排名中,阿杰姆奧盧高居全球第二,該指標是衡量學術地位的重要參考。而在2011年一項針對美國經(jīng)濟學家的調查中,阿杰姆奧盧在“最受歡迎的在世經(jīng)濟學家”名單中排名第三(見配圖),僅次于保羅.克魯格曼(Paul Robin Krugman)和格雷格.曼昆(N. Gregory Mankiw)。

  可以說,阿杰姆奧盧得到了學術與流量的雙重加持。他在業(yè)界的地位有點類似于文學圈的村上春樹,年年諾獎大熱、但年年落空。

  阿杰姆奧盧今次受到諾獎垂青,表面上看是表彰他在制度經(jīng)濟學方面的建樹,媒體也多援引2012年出版的《國家為何失敗?》(阿杰姆奧盧與羅賓遜合著)一書來介紹其學術成就。但在筆者來看,2023年出版的《權力與進步》(阿杰姆奧盧與約翰遜合著)才更能代表本屆諾獎的題中之意。

  《權力與進步》全書的關注焦點,就是自動化技術對于勞動力市場的深遠影響。該書指出,技術進步并不必然帶來普遍的經(jīng)濟繁榮,反而在絕大多數(shù)時間里會給勞動者帶來悲慘境遇:或者更多人失業(yè)、或者更長的工時、或者更低的收入。

  阿杰姆奧盧接受采訪時也曾表示,如果缺乏制度性約束,技術進步的好處往往只集中在少數(shù)精英手中。而許多AI算法的設計初衷就是盡可能地取代人類,“但技術進步的方式應該是讓機器對人類有用,而不是一味地削減生產(chǎn)成本”。

  硅谷內(nèi)部出現(xiàn)分歧

  今年4月,耶倫訪華期間大談“產(chǎn)能過?!薄M饷浇铏C炒作“中國沖擊2.0”(China shock 2.0)議題,指責中國廉價商品出口導致美國流失約200萬個制造業(yè)崗位。但已有研究表明,美國制造業(yè)84.9%的失業(yè)原因來自于機械自動化對于人力的替代。這正是阿杰姆奧盧等學者的擔憂所在。

  事實上,各界都在全面反思AI技術的發(fā)展成果。即便是在生成式AI的誕生之地──硅谷內(nèi)部也出現(xiàn)了路線分歧。去年爆出的OpenAI宮斗事件,背后反映出“超級對齊主義”(Super Alignmentism)與“有效加速主義”(Effective Accelerationism)的激烈斗爭。最終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宣布從OpenAI離職。

  而蘇茨克維正是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的學生。辛頓此前堅持“外界高估了人工通用智能的進展”,但在去年改變了慣有立場,判斷“AI超越人類的時間大大提前”。在辭去谷歌職位后,辛頓一直以“AI安全布道者”的身份自居,向大眾普及相關風險。諾獎今次授予辛頓獎項,也是對其“盛世危言”的肯定。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