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小公園 > 正文

?漂游記/行太平山\杜 若

2024-10-15 05:12:30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biāo)準(zhǔn)
分享

  又到了重陽,又到了行太平山的季節(jié)。

  初來港的幾年,時常帶著朋友一起逛香港,自然少不了來到太平山觀景臺。彼時行山的路徑,往往是沿著中環(huán)一路行到纜車站,再乘纜車上山,在山頂拍照打卡后,再下山前往下個景點,這是游客的走法。過了幾年,疫情驟然來臨,太平山逐漸從游人如織的景點變回港人的行山目的地。我的行山路逐漸從纜車變成了徒步,從穿越香港大學(xué)的傳統(tǒng)行山路,到從金鐘香港公園一路往上的港島自然徑,再到穿越半山別墅區(qū)的白加道,疫情期間我都有所嘗試。但疫情后,隨著客流逐漸回暖,我行山的路徑又逐漸固定為穿越港大的傳統(tǒng)路徑。

  這次時隔大半年,又一次來到太平山。山景自是不會改變,兩千八百米的路標(biāo)依舊清晰,但清晰地感覺到了差異,或許是人。

  沿著山路向上,聽到的粵語顯著變少,越來越多的人操著南腔北調(diào)的普通話往山上行進(jìn),聽起來,有臺灣訪港的游客,有孩子在讀國際學(xué)校的一家老小,有在金融機(jī)構(gòu)工作的都市麗人;當(dāng)然外籍人士依舊不少,金發(fā)碧眼的歐美人,放假組隊行山的菲傭,甚至還能看到來自斯里蘭卡、加納等國家的外籍游客。

  隨著時間流轉(zhuǎn),太平山似乎又能回到那個五湖四海匯聚一堂的盛景。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