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大公園 > 正文

?自由談/人文景觀深度游 \陳德錦

2024-10-22 05:02:04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掀起一股“城寨”熱潮。\劇照

  近來以電影媒體為首所觸動的地方懷舊熱潮,不管來得遲或早,也不管是誰洞悉先機帶領潮流,總之是人心所向往。但另一方面,卻像是做糕餅,看來材料全備、做法大致曉得,卻不是人人拿手。平庸或不到位,只換來意興闌珊。甚至基本材料也見匱乏,如無米之炊,仿佛要搖一杯瑪格麗特(一種雞尾酒),卻欠缺了龍舌蘭酒。有一次我做導賞,團員來到元朗的“舊墟”,而我很想介紹“新墟”。大家以為建筑越新、建成越晚,也似越不可觀和可貴;可是“舊墟”幸存,“新墟”還不過百年歷史便片瓦無存,不勝唏噓。

  古今散文中,游記不少。當年在大學授課,嘗試向學生引入“五度空間”觀賞法?!拔宥瓤臻g”其中的三度空間,是指景物的“畫面”和“景深”,也就是視覺體驗。第四度空間其實是“時間”,也即游者在時間中的活動,他所把握的景觀變化,所遇見的人物以及其言語行動等等。

  至于第五度空間,可名為“主體意識”,也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前面的四度空間,很大程度上是客觀存在,人人所見略同,也不隨游者的意志轉移。但“主體意識”隨情感變化,并受理智指引,在觀賞外在事物時,心與物相互影響,不但“物皆著我之色彩”,而且“我”也受“物”之影響,形成新的感覺,主動建構一個全新的美感空間。

  這美感空間,理論上人人不同,可是由于前四度空間日漸受媒體“覆製”,以致個人美感空間淪為附庸。我們去一地游覽,哪怕是近郊,假如能帶著自我的眼目去體驗和攝錄,必會不同于媒體的一般介紹。

  游觀中的認知固然重要,而且常與我們既定的看法迥異。就以所謂烏煙瘴氣的九龍城寨而言,不少人以為這“城”里的屋子是沒有電梯的。其實有幾棟樓宇的確有電梯設施,鄰屋居民為省腳力,常常借用電梯往頂層,再跨過間不容發(fā)的屋墻走下到自己的單位。假如某個編劇或作者要寫一個關于城寨的故事,“借電梯”也許是個有趣的點子。

  有一年夏天我往泰北旅游,只穿單衣,卻乘興登上高山,沒料到山頂氣溫竟如香港深冬那么低。至于我溜進當地博物館看佛像,覺得佛陀造型與別不同,面頰特別豐滿、髮綹也很濃密。那年代互聯(lián)網未普及,回港后才找書研看其制成年代。當時如有充分準備,便不致走馬看花,這也是認知問題。

  值得觀賞的香港歷史景觀不少也不多,即使保育也是有限度的。像孫中山在香港的活動軌跡、戴望舒的寓所、蕭紅和張愛玲的文跡和身影,大部分都依賴文字資料和照片,留下來可供觀研的實物不多(即使可覆製,也得有實物可據)。對一個已有重大改變的地方景觀,如要觀賞,大概只能找些圖畫舊照片來作對比。

  近來我特別留意澳門舊城區(qū)內最老舊的遺跡。推測到歷史最久的石階是圣羅撒女子中學前的一列,大概在圣家辣修院興建時鋪設(約一六三四年),要比大三巴牌坊腳前的石階還早一些。已拆建為兵營的圣方濟各修院,或許早已在集體記憶中淡忘。但最近我翻閱文獻,才曉得修院從前藏有不少畫作,其中也有方濟各會當年在長崎傳教的題材,正是近年電影《沉默》的相類故事。我還有一個發(fā)現(xiàn),今天市政署大樓的正門,與二百七十多年前《澳門記略》圖畫中“議事亭”的大門形貌相近;假如真是同一道門,那便是一件古蹟了。

  話說回頭,人文景觀,不論是一棟舊宅、一條老街、一處曾無數次被攝入鏡頭的山水林園,即使不斷開發(fā)、戮力保育,始終是有限的。要在這有限中展現(xiàn)多重空間,融合歷史記憶和美感欣賞,還需說好內里的故事,引起游覽者的興趣,讓游覽者主動地建構內心的風景,使他們到此地“打卡”時,能有滿載而歸的踏實心情,實現(xiàn)真正的“深度游”。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