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大公園 > 正文

?柳絮紛飛/古鹽田與加加麵\小 冰

2024-09-04 05:02:00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回說西藏。那條粉紅色的泥巴路,勉強能把車子開進“芒康鹽井古鹽田村”,途中若需錯車,要退回到來時分叉的正規(guī)公路上。鹽田村在瀾滄江邊,這里傳統(tǒng)的手作鹽巴古鹽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停車場到了,一個叫曲珍的藏族姑娘招呼我們,并為我們提供導賞講解和午餐服務。跟著她下坡走向鹽場,一路俯瞰鹽田、鹽井和沉淀池。鹽田是懸空田,小塊而有規(guī)則,下面用木樁支撐著。懸空有利于過濾,透氣,干爽,鹽井和沉淀池在更加低矮的江邊。

  鹽田排列得像梯田,曲珍說,包括棄用的一共三千五百多塊,最老的鹵水井已經(jīng)一千三百多年。她指著江對岸說,那邊以納西族為主,出產(chǎn)黃鹽,因地勢低矮,鹽田被洪水淹沒了。這邊以藏族為主,出產(chǎn)紅鹽,因地勢較高,暫時未受影響。

  至今沿用傳統(tǒng)的方法手作鹽巴,鹵水從江邊的井底滲透出來,用木桶盛鹽水倒入鹵水池進行第一次過濾。再把過濾水倒入鹽田,經(jīng)過風干濃縮,結晶成鹽巴。天氣好的話一個禮拜出產(chǎn)品,否則要半個月,如果下雨,時間更長。

  到了收成時節(jié),田里的鹽巴上面是白色,下面是粉紅色,粉紅色的鹽巴摻雜了粉紅色的泥土。曲珍說,上面的是食用鹽,下面的可當工業(yè)用鹽。

  跟著曲珍壓低身子走在懸空的鹽田下面。鹽田下面的支柱上掛著長長短短的鹽水柱。我一不小心碰到一根,鹽水在帽子上畫出一條銀白色的鹽水線,鹽水線瞬間又成了鹽花線。曲珍叫我坐在田埂上給我拍一張照,起身時拍拍褲子和帽子,黏糊糊的,越拍越黏,嘗一嘗,好鹹。

  回到休息室,曲珍的姐姐已經(jīng)備好午餐,我們吃“加加麵”。加加麵顧名思義就是給食者一碗又一碗地添加面條。每一碗的量很少,當?shù)谝煌攵藖頃r阿冰說:“這么少,趕不上口?!鼻浠卣f:“保證跟上你的速度?!彼w快地往返于廚房和各餐桌之間,把托盤里小碗的麵加進我們碗里,場面別開生面,很有儀式感。

  我們中間有人吃了十二碗,我問曲珍從前的最高紀錄是多少?她說沒有記,大概沒人超過九十九碗,如果有,要獎賞的。我吃了多少碗呢?也沒記。

  古鹽田給高原增添了特別的意義,為保護這個獨特產(chǎn)業(yè),鹽民和政府做了不少工作,當中包括曲珍姐妹的努力。曲珍姐妹好漂亮,這里的藏族姑娘都好漂亮。從停車到參觀到午餐,她倆一條龍服務,懂制鹽也懂做生意,是老板/管理員/廚師/收銀員/服務員/講解員。有一個新詞“斜槓人生”,形容多面手,她倆就是了。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