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旅游 > 新疆 > 焦點 > 正文

無限風光在新疆——寫在首屆新疆國際旅游攝影大會上

2023-09-27 13:19:21大公網(wǎng)新疆文旅頻道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星空不語,卻把驚艷的容顏留給了這里;山巒無言,卻把雄渾的身姿留給了這里;草木沉靜,卻把斑斕的色彩留給了這里;水流默然,卻把迷人的曲線留給了這里。這里,是新疆,來自五湖四海的攝影師們用鏡頭讓世界看到了它的無限風光。

攝影大會上吐魯番火云谷航拍作品展示。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9月26日,首屆新疆國際旅游攝影大會暨“新疆是個好地方”旅游攝影大展(以下簡稱“攝影大會”)在新疆美術(shù)館開啟,6個展區(qū)的36個展覽由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千名攝影師的千余幅攝影作品構(gòu)成。

  新疆,是本屆攝影大會的核心,躍動在這片土地上的風光、風物、風情、風采,在攝影師們獨特的視角和藝術(shù)化的表達之下,沖擊著觀眾的眼睛和心靈。這場攝影大會也讓中國新疆實現(xiàn)著與國際前沿攝影藝術(shù)的共振,發(fā)出響亮的藝術(shù)之聲,讓世界看見真正的中國新疆。

在這里,看到大地的肌理與色彩

  在喀納斯湖入水口看到河流的脈動;在木吉火山群看到大地的呼吸;在吐魯番火云谷看到地殼的翻卷;在羅布泊看到鹽花的迸裂……記錄新疆的攝影作品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因為四季的變化、地貌的豐富,形成了多樣的色彩和肌理。

  而能夠捕捉到它們,僅有腳步和鏡頭是不夠的。

  “這次展覽要高質(zhì)量呈現(xiàn)新時代新疆的壯美、和美、華美,決定了參展攝影作品要有獨特、新穎、突破的面容,它一定不是司空見慣的。”中國攝影報社副社長萬戈認為,對新疆這片熱土的情感有多深刻,決定了攝影師能夠捕捉到多少屬于新疆的美之細節(jié),決定著他們的作品有多精彩。

  在主題展“新疆是個好地方”中有一個“我與新疆”單元,把攝影師生長、援疆、采風創(chuàng)作中汲取到的情感養(yǎng)分,深深融入鏡頭下的畫面。

  “我眼中的喀什古城,高低錯落,縱橫交錯,充滿神奇的吸引力,走入其中便會沉浸。如果說大地的肌理是河流山川給予的,那么屬于喀什古城的肌理是人們用智慧雕琢出來的。”曾任深圳報業(yè)集團駐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記者站記者的齊潔爽再回新疆,依然熱切、興奮。

  援疆的日子里,他與各族百姓親密相處,感受著他們質(zhì)樸、鮮活、淡然的生活,用鏡頭記錄著孩子們踢足球、打排球時的暢快,姑娘們搬新房、開新店的喜悅。

  “托木爾大峽谷我拍了近十年,有四季流轉(zhuǎn),有晝夜陰晴,這張晨曦中拍下的,是最滿意的一張。”攝影師李濤在自己的作品《絲路丹山映雪晴》前說,拍到最美的托木爾大峽谷是他的執(zhí)拗,用心觀察,用情等待,終有收獲,這次走入攝影大會,讓他的作品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參與交流對話,這是身為新疆攝影師的幸運。

攝影大會上托木爾大峽谷(上)與木吉火山(下)的攝影作品展示。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在這里,看到人們的生活與情致

  伊寧喀贊其民俗旅游區(qū)里跳起薩瑪瓦爾和頂碗舞的舞者,帕米爾高原上笑靨如花的少先隊員,阿勒泰雪原上騎馬馴鷹的小伙子,喀什古城老店鋪里技藝嫻熟的打馕師傅,滿樹杏花下拉著艾捷克唱起民歌的十二木卡姆藝人……

  在攝影大會的作品中,隨處可見新疆各族百姓的生活畫面,在不同拍攝手法、創(chuàng)作方式、創(chuàng)意理念的作用下,又呈現(xiàn)出作品的差異性。

  “你所看到的仍然是新疆,但又不完全是往日攝影圖片中的那個它,AI圖像生成所呈現(xiàn)的新疆,展示的就是在人工智能輔助下,人類想象力的強大與出彩。”AI圖像生成展中《行走新疆》的作者周莉,用人與馬的局部特寫畫面,融合新疆的荒漠地貌,生成了一段穿越新疆的旅程,馬是奔放的,人是灑脫的,在天寬地闊間,他們的輪廓甚至讓人能看到風的形狀,“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對新疆如此向往,對屬于新疆的面孔如此鐘愛。”

  在“新疆潮范兒”AI圖像生成展上,北京服裝學院時尚傳播學院攝影系師生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影像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者們,將出自新疆10個地方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做出了“潮范兒”。

“新疆潮范兒”AI圖像生成展作品《生息·花》。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生息·花》的作者劉梓鈺,用少女的笑靨、藍天、流云、繁花、木屋,呈現(xiàn)著童話般的新疆禾木以及哈薩克族牧民愜意的生活,畫面極致的美直擊眼球。“少女的笑與舞,是草原上人們真實日常的寫照,她所經(jīng)之處,連綻放的花朵都忍不住搖曳。”劉梓鈺覺得,花與舞的結(jié)合,是生命與生命相擁而產(chǎn)生的詩意和張力。

  “這些攝影和AI圖像生成作品捕捉、定格、放大了我們身邊的人、景、物,是那些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卻又常常被我們忽視的東西。”新疆師范大學研究生艾菲拉·庫爾班江在閆建軍的作品 《空中俯瞰邊城烏魯木齊》前感慨,同時贊嘆人工智能帶來的視覺感官體驗之奇妙。

攝影大會上《空中俯瞰邊城烏魯木齊》 展示。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在這里,看到世界的多元與共同

  “藝術(shù)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力,在于為人類增添認知世界的角度,既看到多元,又看到共同。”中央美術(shù)學院美術(shù)館館長張子康在今年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新疆國際藝術(shù)雙年展上曾這樣說。

  同一片星空,在每個人眼里都不一樣,有人看到星星的數(shù)量,有人看到星座的分布,有人看到四季的輪回,有人看到自己相對于宇宙的微不足道——這就是“絲路星空”國際影像藝術(shù)聯(lián)展帶觀眾走進的空間,35名中外攝影師在32個國家和地區(qū)記錄下“同一個世界,同一片星空”。

“絲路星空”國際影像藝術(shù)聯(lián)展藝術(shù)極光裝置。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河西走廊、哈密大海道、伊吾胡楊林、吐魯番交河故城、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那拉提草原、德黑蘭、利比里亞……來自戴建峰、張真源、李天泓等攝影師的100多幅作品,讓這片共同的星空因為不同時間與空間變換著姿態(tài)。

  “無論我們的腳步走了多遠,所見之物也是有限的,‘絲路星空’就是要讓走進這里的人,借助世界各地攝影師多元化的視角、鏡頭和全息投影技術(shù),拓寬自己對天地萬物的認知。”“絲路星空”的執(zhí)行策展李凱文認為,星空是一條紐帶,它傳遞著人類共享自然之美的理念。

  羊群在高山草原上悠然自得,游人在清澈的湖邊修身養(yǎng)性,雨雪后的山峰沖破云的遮擋露出容顏,枯萎的樹根倒在河道里把水切出多樣的線條……這樣的畫面,在中國新疆有,在意大利阿布魯佐也有。

  在攝影大會的“山海頌歌”意大利阿布魯佐大區(qū)景觀展上,意大利攝影師帕斯奎爾·科梅尼亞帶來了特意準備的作品,這位以自然風光攝影擅長的名家,把對人與自然之間關(guān)系的思考帶入展覽,在攝影藝術(shù)與觀眾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在面對人類共同關(guān)注的話題時,產(chǎn)生一種情感的連接。

  

資料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徐徐

相關(guān)內(nèi)容

點擊排行

京ICP備1304934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73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