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書海漫游 > 正文

?書海漫游/國家地理中的夢想與光榮──《百年重塑山河》評介\谷中風

2022-06-15 04:23:22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星球研究所著《這里是中國2——百年重塑山河》,三聯(lián)書店(香港),2021年。

  《百年重塑山河》是《這里是中國》系列的第二本。該書以生動的圖文,聚焦百年中國的地理變遷,詮釋了“百年重塑山河,建設改變中國”的歷史進程,把地理科普和人文歷史、社會建設熔于一爐,提供了中國故事的新講法。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在神州大地上,4.5萬馀條江河縱橫交錯,奔湧流淌,滋養(yǎng)?華夏子孫。不過,你是否知道,長江干線有多少座跨江大橋?中國大地上有多少座橋梁?又有多少座水庫大壩?華北地區(qū)很多居民用水來自哪里?維持4億中國人生產生活的天然氣又從何而來?這些問題或許你從未想過。當你開始探尋它們的答案,一幅波瀾壯闊的建設場面,一派氣勢宏偉的國家進程,就會逐漸展露在你眼前?!栋倌曛厮苌胶印氛峭ㄟ^對這些問題的專業(yè)、清晰解答,描繪了當代中國江山豪邁、民族振興、前程遠大的盛況,也給了我們一個鳥瞰神州、深度理解這片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熱土的新視角。

  換個角度細看神州新顏

  全書分為“連接”“重組”“家園”“夢想”四個部分。其中,《連接》展現(xiàn)了中國如何一步步跨越大江大河、跨越高山峽谷、跨越海峽海灣,以鐵路、公路、隧道、橋梁等將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連為一體,讓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各自獨立的地理單元在神州大地上完成了一次偉大的河山重整?!吨亟M》講述了前所未有的資源大范圍調重組,南果北上、北糧南運、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的順利推進,以及全國人口的大規(guī)模流動,中國資源自然分布的不平衡狀態(tài)被打破,現(xiàn)代社會所需的高速運轉、潛力釋放由此有了基礎和動力。《家園》記錄了國人為恢復青山綠水、建設美好家園而付出的努力,從三北防護林到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從水環(huán)境治理到藍天保衛(wèi)戰(zhàn),國家生態(tài)逐漸得到修復,美好生活的前景更加清晰?!秹粝搿穭t講述了中國人向?未來前進的無限憧憬,在這個古老而現(xiàn)代的國度,矗立?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城市群,分布?世界上最高效的交通網絡,開展?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生態(tài)行動,這一切無不顯示出當代中國人重塑河山、勇毅前行的定力和魄力。

  追夢路上聆聽足音清亮

  在近年來的國家重大戰(zhàn)略工程中,載人航天無疑是廣受關注的“爆款”。2003年,當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從返回艙走出來的那一刻,全國人民為之沸騰,中國正式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全球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從載人飛船到空間站,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從天宮一號到天宮二號再到天舟一號,書中對這段艱辛而光輝的發(fā)展歷程作了簡要但專業(yè)的介紹。同時,還介紹了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中國天眼、國產大飛機等大型工程。這些內容,讓人對“國之重器”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對復興史詩有了新的體會。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本科普讀物,本書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更有直面問題的勇氣。舉例而言,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污染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霧霾則是近年來最受國人關注的污染之一。書中對此作了科學分析。2013年1月的數(shù)據(jù)顯示,約四分之一國土上空的對流層“淪陷”了。對流層幾乎承載?所有人類活動,是人類一生中無可替代的生存空間。書中專闢一節(jié)介紹霧霾治理這場“對流層保衛(wèi)戰(zhàn)”。作者指出,“當我們追溯霧霾的源頭,會發(fā)現(xiàn)它最終指向的,是我們飛速前進的社會”,“工業(yè)、生活、交通、農業(yè)各領域,都在源源不斷地向對流層輸送?各類污染物”。因此,要想打贏這場攻堅戰(zhàn),國家、行業(yè)、城市,甚至每個人的生活都必須作出改變。事實上,我們也正是這樣做的。書中介紹,到2019年,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qū),清潔取暖試點實現(xiàn)了全覆蓋,結束了散煤燃燒的歷史,全國范圍內煤炭消耗占比也在持續(xù)減少。在西氣東輸、全國電網建設等的支持下,能源結構變革的正向效應不斷彰顯。同樣在2019年,全國幾乎所有煤電機組均已安裝了除塵、脫硫、脫硝等廢氣處理設施,排放嚴重的柴油貨車逐漸被淘汰;我國平均每天超過2.5億人次乘坐公共交通,比十年前增長了30%。而從2016年以來,農村中86.7%的秸稈變身為肥料、飼料、燃料、能源等,養(yǎng)殖業(yè)行進在規(guī)?;飞希袡C肥逐步代替無機化肥,等等。這些變化令人信服地表明:藍天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最終必將屬于復興路上的中國人。

  圖文并茂講述建設之美

  本書收錄了185位攝影師和16家機構的267幅攝影作品,以及星球研究所設計師和地圖師準備的80張制圖。這些清晰的圖片帶給讀者極佳的視覺體驗,有效緩解了專業(yè)內容的閱讀難度。

  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大規(guī)模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一個個舉世矚目的大型工程依次登場。對于如我這樣非工程技術專業(yè)的讀者而言,對此多少有些“不明覺厲”(網絡用語,意為雖然不明白對方在說什么,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不過,在高清圖片的助力下,我們對這些鋼筋混凝土的巨人有了新的理解。比如,同為大壩,湖北的三峽大壩雄偉壯觀,望之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東大漢;廣東韶關的泉水大壩卻秀美輕盈,壩體厚度和高度之比僅為0.11,是中國最薄的拱壩,好似身量苗條的南方小妹;而湖南瀏陽的魚鱗壩,壩體上分布?弧形蓄水池,從上而下臺階狀排列,好比一段布滿鱗片的魚身,真是壩如其名。

  就筆者而言,書中所提到的重大工程、交通干線,有不少曾實地參訪,足履目睹。不過,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親在現(xiàn)場,反而不得窺其全貌。借助于書中的圖片,看到三峽大壩洩洪的壯觀景象、長如游龍的貴廣高鐵行駛在陽朔山水之間、滬渝高速湖北恩施段在山中云霧里凌空而過,由此回憶起實地親臨時的感受,更真切地讓人感受到祖國的山河之美、建設之美。

  而作為這場重塑山河壯舉的親歷者和受益者,讀到相關內容時,許多往事和感受不斷浮上心頭。比如,書中詳細介紹了從1997年開始的中國鐵路第一次大提速到2004年的第五次大提速,再到2007年“和諧號”動車組伴隨?第六次大提速橫空出世,直至2008年揭開序幕的高鐵時代。筆者是客居北京的南方人,不論返鄉(xiāng)還是出差,每年都要和鐵路打好幾次交道,當我翻閱書頁時,從擁擠憋悶的綠皮車到便捷舒適的高鐵,從二三十個小時的煎熬到幾小時就完成的南北之旅,20多年的鐵路記憶歷歷在目,撫今追昔,感慨不已。再如,筆者多次經過北京五棵松地鐵站,讀了此書才知,來自千里之外的滔滔江水,原來就在站臺下僅3.67米處,經由兩條巨大的管道奔騰北上。凡此種種,都讓人對這個國家和人民心生敬意,也為有幸成為其中一員自豪不已。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