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書海漫游 > 正文

?做個有文化的“吃貨”\谷中風

2022-02-28 04:24:23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游牧民族等群體不以谷物為主糧。

  “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這是“吃貨”常用的自嘲。中國向稱“美食王國”。食物,不但蘊藏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和基因密碼,而且體現(xiàn)著一個時代的社會心態(tài)和趣味變遷。人們常說,讀史給人智慧。史書的一大功用正是把我們的觀念從“生來如此”中解放出來,從“日用而不察”中超脫出來,從而看到生活的豐富、復雜和流變。這大概也就是所謂歷史的態(tài)度。《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這本書在舊事中發(fā)掘新知,引導我們用文化的態(tài)度看待食物,用歷史的態(tài)度看待飲食文化。

  書中揭示了不少具有深遠文化意義的飲食變革。比如,飲茶習俗在中古時代傳入華北,帶來“一場具有重大革命性意義的飲食文化變遷”。茶文化發(fā)祥于西南地區(qū),早在西漢時期,巴蜀地區(qū)吃茶已較普遍。兩漢以后,漸傳至長江中下游,六朝時成為南方常見習俗。中唐以后,飲茶在華北地區(qū)風行并向西北游牧地區(qū)傳播,最終在全國范圍內成為和酒并駕齊驅的飲料。與之相伴隨,華北各地茶舖、茶肆林立,撰寫《茶經》的陸羽也登上“神壇”。茶葉貿易成為唐中后期活躍的商業(yè)活動,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那“重利輕別離”的男子,就是往返浮梁做茶葉買賣的。巨額茶稅也成為支撐唐帝國后期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僅浮梁一縣每年茶稅就達十五萬馀貫。

  從茶葉的傳播延伸,作者還指出了文化交流中一些規(guī)律性現(xiàn)象,比如,著名的“顧渚紫筍茶”,嫩葉背卷似筍殼,產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水口鄉(xiāng)顧渚山一帶,起初沒什么名氣,陸羽把它寄給京城的朋友,北方人士方識其佳而逐漸重視,后成為唐代的貢茶。

文化交流之重要

  對于華北居民而言,茶曾是“外來文化”,它從南向北的逆襲,在中古時代華北飲食文化變遷中也非個例。大量西域食物及飲食方式也于此時傳入或推廣,史書中那些冠之以“胡”的吃食,便是明證。比如,葡萄酒雖在西漢已享美譽,但那時屬于上流社會的奢侈品。東漢靈帝時孟他用葡萄酒向中常侍張讓行賄,就獲得了梁州刺史的位子。唐太宗時,“破高昌,收馬乳葡萄實于苑中種之,并得其酒法”。后來,河東地區(qū)特別是太原一帶也成為內地葡萄酒的生產中心。

  閱讀此書,讓人意識到,一杯酒、一盞茶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講述著文化交流之重要。書中還介紹了一些有趣的文化細節(jié)。比如,古書常有“粒食之民”這個詞,與之相對的是“不粒食”。作者指出,其中反映了古人“夷夏之辨”的側面。以谷物為主食的人群,即“粒食者”,而游牧民族等群體不以谷物為主糧,自然就是不粒食。這些內容讓人“漲知識”,也感嘆做個有文化的“吃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點擊排行